108/10/28問題導向學習課程:實作1 (科技與生命價值課程)

仲菁老師延續上次PBL的討論,並正式進入實作階段,以設計思考的五階段(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)進行討論,先透過過去五學期的課程分析,讓教師們了解過去修課學生之背景,並大量討論過去課程經驗下的學生形象,希望先形塑學生的形象,並簡化成兩種分類,再討論這兩類學生在修課上各自的需求。重點摘要如下:
u  參與的年級上有七成是一二年級,機械系人數特別高(36),這些修課學生有甚麼潛在的修課動機?
u  較為積極的學生群特質:
n   修課同學覺得人文的部分建築系比較少教,但很重要,雖然建築系不能抵學分,但學生參與度很高。
n   高年級的學生比較主動分享,性別上是女生比較願意分享(不是為了當領導)
n   機伶型的學生:有學生之前因為太忙而退選,但這學期轉系成功,又來修課。
n   國際的學生通常蠻認真的。
n   中文系跨領域的動力比較高,因為有些中文系學生不確定以後要做什麼,所以會希望多一些技能。

u  較為消極的學生群特質:
n   有兩三個同學都固定遲到、坐很後面,吃早餐,吃完就想睡覺,有點是想領出席成績。會回應的是早到的、坐比較前面的老師。
n   比較無哩頭的學生:有同學第一周沒來,沒聽到,所以第二周那個同學就表達了自己反對老師的意見(當天也遲到)
n   有些是一心兩用的學生,會看自己的書,但也會聽課。
n   有些學生沒有很積極,安靜、有距離、不會問問題,但你要他做甚麼,他會做該做的事。
n   法律系學生很忙,學習動力比較低,策略是給予學生小的行動,會有效改善參與低的狀況。
u  有老師認為是上課常態,會有學生在睡覺、滑手機,甚至還有聽不懂中文的外國生,廣布於成大各系所,也許可以做一些探討。
u  有教師為了讓學生知道在實際的工作職場,團隊合作是必要元素,因此給大家看類似影片,並事先講題目,請大家回答問題,高比例的學生知道題目在影片中,所以大部分有認真看;少數還是寫很少,有些學生則是比較不擅長寫字的感覺,也有學生因為文不對題,因此老師打零分,而寫mail質問老師 分數。
n   有教師附和現在學生不太喜歡寫字,也有學生反映如果是網路上寫可以,可是手寫筆比較難。
u  高參與的群體想要從課程中得到的是思考。
n   領導者如果不想做,也會要別人寫(即使是高參與度)
u  有些要拿學分的學生,不想多做,所以兩群學生間有些摩擦
n   有些抱怨是「高參與者要幫低參與者做比較多事」
n   分數如果沒有差異化,會讓高參與者有怨言,高動力會希望分數高。
u  講師帶著教師們思考「我們如何幫助這個人,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,解決甚麼問題?
n   分數差異化是一種方法
n   給予學生回應與獎勵也是方法
n   即時型的問答系統(app),也可能用這種形式鼓勵學生。
u  現階段的實作是廣泛的問問題,不用馬上有解方。
u  教師分享經驗:即問即答的方式,透過問問題,高參與度可以加分,也讓低參與者能夠複習。
n   低參與度-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,讓學生有台階下。
u  如何幫助高參與者 面對低參與者 提高其參與度(先不用解答)
u  小組活動不是讓高參與者當領導,也讓他有時間思考。
n   學生出頭不一定是想當頭,有時是因為沒有人願意開口。
u  如果高參與者自己一組,低參與自己一組?
n   簽到制度,這種方式偏向針對低參與者。
n   也可能鼓勵、帶動了積極的同學,低參與的同學也會見賢思齊。
n   學生有時會不想跟一些人同組,因此有教師還設計了一學期有兩次分組。然而,出社會也會遇到跟不喜歡的人合作,所以其實學生也可以學習如何對應。
n   簡而言之,課程的評分會影響課程的策略。
u  講師提醒教師們,一堂課不需要解決全部學生的問題,有策略性的、在能力所及內做到即可。
u  透過定義問題,我們重新界定問題後,課程的走向就不一樣。課程背後的目標是科技與生命價值,現階段還沒有很明顯,同理心基本上從人開始,除了學生之外,對老師而言,這堂課又是什麼呢?
u  有教師認為應討論教師本身的教學方法與內容,因為這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意願。
現階段仍在定義問題,由於教師群龐大,下次工作坊會繼續定義問題。教師群對於本次實作課程滿意度很高,也認為先釐清問題定義是重要的事情。




工作坊現場-設計思考五階段

工作坊道具-協助教師思考之QA

工作坊現場-教師們討論學生分類

工作坊現場-講師帶領討論
工作坊現場討論之白板紀錄

留言